□一名失蹤人員的家屬在碼頭跪地祈禱
  □船長李俊錫(音譯)17日接受調查
  晨報記者徐惠芬
  當地時間16日上午近9時,載有475人的“歲月”號客輪在韓國全羅南道珍島郡觀梅島西南方向約3公裡海上意外進水,客輪逐漸傾斜,最後完全沉沒。據韓國YTN電視臺的最新報道,截至當地時間17日24時,遇難人數已經上升至18人,另有278人失蹤。韓國西海地方海洋警察廳在當天晚上的新聞發佈會上說,有關方面17日加大了搜救力度,但由於天氣、水流等情況惡劣,搜救行動沒有取得突破。此次客輪沉沒有多個疑問:為何客輪會突然發生傾翻?為何客輪下沉如此之快?為何那麼多人沒有辦法逃生?
  1客輪為什麼會發生傾翻?
  目前,韓國調查人員正在詢問“歲月”號客輪船長和船員,以查明沉船原因。一些乘客說,客輪當時發出巨大聲響後開始傾斜,就此,有分析認為,客輪可能因觸礁沉沒。
  不過,船長李俊錫(音譯)否認了這種說法。他接受韓國媒體採訪時說:“沒有發生觸礁。客輪就是突然下沉,我不清楚原因。”
  海警方面說,有關方面正在對船舶公司提供的航線等信息和數據進行研究和分析。從圖像上來看,事故海域是屬於沒有暗礁的海域,因此觸礁的可能性很低。
  17日,事故原因調查結果初步得出。韓聯社援引韓國海洋水產部的消息稱,根據對船舶自動識別系統(AIS)航跡資料進行初步分析,結果顯示,當地時間16日上午8時49分許,船舶出現了異常跡象(船舶急速轉向),最終結果還需進一步精密分析。該時間點比當地消防部門接到沉船事故報警的時間(上午8時52分)早3分鐘。
  韓國媒體就此稱,此前有觀點認為,“歲月”號急速改變船舶的航行方向可能是此次事故的原因,而上述分析結果證明失事客輪確實突然改變了航道。
  韓國海警方面表示,初步調查顯示,這艘客輪在航行途中以較快的速度改變航向,在此過程中,船上裝載的180輛車輛和1157噸貨物一度移位導致船體傾斜,加上船舶的舵機失靈,導致船體失控。據此推測,獲救乘客聽到的“巨大聲響”可能是貨物撞到船體時發出的聲音,但具體事故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當中。
  此外,還有乘客反映,“歲月”號在出事前就有傾斜現象。獲救乘客說,15日晚10時30分左右,經過全羅北道群山近海時,客輪就傾斜了15度。而在事發當日上午8時30分左右,船猛地栽了一下,又發生了傾斜。
  事發當天目擊到“歲月”號的漁民也稱,曾有過異常現象。目擊者說,報警1小時前的7時30分左右開始,“歲月”號就在海上停止不前。安山檀園高中方面則說,濟州海警在接到報警前的8時10分左右就察覺到,本應上午8時進港的“歲月”號仍未到達,而且聯繫中斷。
  2客輪下沉為何如此之快?
  當地電視臺播放的畫面顯示,16日10時,船體傾斜近70度,船體的一半還露在海面上,而到11時左右,船體已經底朝天並幾乎全部沉沒。為何這艘巨輪下沉得如此之快?
  對此,美國《華爾街日報》援引專家分析稱,雖然輪船本身擁有防破壞設計,考慮到了對外來力量的耐受等諸多因素,但這樣的系統並非天衣無縫,一旦有水漫入某些隔間,即便是大型輪船也會迅速下沉。
  雅典國立科技大學船舶設計實驗室負責人帕帕尼古拉烏表示,“歲月”號這樣的輪船在設計製造時,其甲板下麵的約15個隔間中有兩個可防止水漫入船體。如果這一關失守,那麼將導致輪船下沉。而實際情況中,艙門經常開著,以方便輪船上不同區域的船務人員進出。
  帕帕尼古拉烏還說,一旦水位升到上層甲板的開闊錶面上——有時候汽車會放在這裡,那麼船就會很快傾覆。
  3為何那麼多人沒能逃生?
  不少乘客反映,船體發生傾斜後,客輪上就播放通知,讓乘客不要隨意走動,以免發生危險,而這讓許多人沒有在第一時間逃離危險地。家屬指責稱,船長和船員未能及時通知乘客離開,延誤求生時間。
  韓國《朝鮮日報》報道稱,客輪8時55分開始進水,乘客9時開始穿救生衣,但直到進水約一個小時後的10時15分,船內才廣播通知:“船快要沉沒,乘客要做好跳海準備。”
  就此,海難救助專家裴敏勛(音)說:“客輪廣播通知,讓乘客在船艙等候,不要動。這一通知致使乘客浪費了寶貴的一個小時。如果聽到第一次廣播時就穿上救生衣跳海,很有可能獲救。”
  現年 59歲的舵手吳永錫(音)說,客輪遇險後,船長並沒有立即下令疏散,而是在船橋同大副、二副等高級船員竭力設法使開始傾斜的船身恢復平衡,同時發出遇險信號,這時船身傾斜超過5度,理論上可以恢復平衡。
  他說,一名三副隨後報告,船身沒能恢復平衡,船長下令再試一次,依然沒能奏效。一名船員試圖接近一艘救生艇,但跌倒在地,促使一名大副向李俊錫建議疏散所有乘客。船長同意並下令疏散。吳永錫說,當時船橋上一片混亂,他不記得疏散命令是否通過廣播系統傳達。而這時,船身傾斜的角度已經使船員無法進入客艙,“我們一步也挪不動。傾斜得太厲害了”。
  路透社報道,客輪沉沒大約用了兩小時,獲救者是那些逃到甲板上等待救援的人,他們或是緊緊抓住欄桿,或是跳入海中後被救起。
  此外,客輪的救生艇據稱也只打開了一個。裴敏勛說:“按理說船隻發生事故後,救生艇像安全氣囊一樣自動蹦出。然而連這個功能都完全沒有啟動,這一點著實讓人費解。”據悉,“歲月”號客輪上裝載25人座救生艇共46個,但僅打開了其中一個。韓國媒體稱,由於沒有打開救生艇,在事故現場不少乘客只能穿救生衣跳入海中。
  另據韓國海警人士分析,事故發生後,船體短時間內迅速發生傾斜,致使很多被困在樓下商店、餐廳和娛樂場所的乘客很難逃生。
  4船長究竟是什麼樣的人?
  事發當時,“歲月”號上有1名船長、2名大副、1名二副、1名三副、水手長、3名舵手和1名輪機長等約30名職員。事故發生後,棄船逃走的船長李俊錫成為輿論炮轟的對象。
  韓國媒體援引海警的消息源透露稱,船長李俊錫屬於最先逃出沉船的那一批人。上午9時30分許,李俊錫就逃到了船外,9時50分許,李俊錫和50多名乘客一同獲救。輪機長及舵手等6名船員也在“第一批獲救人群”之中。
  目擊者也表示,李俊錫在向海警發出求救信號後,很快逃離了失事客輪。而《船員法》規定,當船舶遇險時,船長有義務為保護人員、船舶、貨物竭盡全力。若船長沒有為救助船上人員盡職盡責,可被處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  目前,韓國海警方面在調查李俊錫是否存在工作失誤,包括是否按照安全航線運行,發生事故後是否按照安全手冊採取措施等。李俊錫在接受調查前向乘客和失蹤者家屬表示歉意,並說“無顏面對”他們。
  此外,還有不少人質疑李俊錫是否“夠資格”駕駛“歲月”號。據韓國海運界17日的消息,李俊錫持有的是二級航海師執照,雖然按照《船員法》,二級航海師可以駕駛3000噸級以上沿海短程客輪,李俊錫的級別並不違反法律規定。但“歲月”號不是普通客輪,而是韓國國內最大級別的客輪,一位同行業工作人員表示,不能說二級航海師和一級航海師的能力相差懸殊,但如果是國內最大的客輪,讓一級航海師擔任船長應該更為妥當。
  不過,“歲月”號運營公司表示,李俊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,駕駛客輪超過20年。據介紹,69歲的李俊錫自從2006年加入該公司以來,一直在仁川至濟州島客輪航線服務。
  5官方人數為什麼變來變去?
  此次事故客輪共載有475人,包括325名前往濟州島修學旅行的京畿道安山市檀園高中的學生和15名教師。不過,事故發生後,韓國政府有關部門將乘客總數、失蹤者數、獲救者數一直改來改去,備受各方質疑。
  事故發生後,韓國安全對策本部公佈的數據出現多次錯誤。事故發生當天下午2時,安全對策本部公佈有368人獲救,之後承認有關方面在進行統計過程中出現差錯,實際獲救人數改為164人。而客輪實載人數也從477人變為459人,但船舶公司方面表示船上共有462人。
  最後,韓國安全行政部部長又宣稱,船上總人數最終確定為475人。
  據稱,人數多次變化是由於船票數和搭乘人員數不一致,有13名貨運司機並未購票。
  對此,有英國媒體評論稱,一開始韓國方面公佈了368人獲救這一數字,但官方隨後又稱那些數字算錯了,這就令一開始看來是大抵成功的救援行動變成潛在的一場重大災難。
  日本《朝日新聞》稱,雖然韓國總統指示要全力搶救,但韓國政府的應對也出現混亂。韓國媒體稱,政府在公佈獲救人員數量上頻出差錯,這表明在特大事故應對策略上存在致命不足。韓國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上對政府的低級失誤一片斥責之聲。
  6被困人員有沒有生還希望?
  搜救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雖然一些搜救人員對發現幸存者持悲觀態度,但也有專家指出,某些船艙進水後可能形成“空氣囊”,為受困人員提供一絲生還可能。
  美國海軍打撈與潛水部門副主管邁克·迪安17日在有線電視新聞網《今晚》節目中說,從現場畫面看,客輪傾覆過程中,一部分船體位於海面上方,而不是整體被淹沒,“所以,絕對有一些區域中有空氣,可以令人呼吸”。
  美國海事安全委員會前主席金·彼得森同樣認為,船艙中可能出現“空氣囊”,這將為受困人員提供生還機會。
  所謂“空氣囊”,是指一個密閉空間內,由於進水過程中空氣未完全排出,或水中空氣釋放,在這一空間上層形成一部分空氣貯留,如同氣囊。
  按照彼得森的說法,如果一輛汽車因車門故障導致進水,車內空間很可能迅速被水填滿,形成“空氣囊”的可能性很小,不過,“歲月”號長146米,寬22米,吃水深度在21米至34米間,因此出現“空氣囊”的可能性比較大,可能有幸存者。
  迪安認為,如果“歲月”號中仍有幸存者,他們眼下麵臨的最大困難是低水溫和難以聯繫上搜救人員。在低溫海水中,一旦人體體溫低於35攝氏度,低溫症將導致人失去意識,緩慢死亡。
  韓國媒體先前報道,“歲月”號16日上午發生事故時,那片海域水溫大約12.6度,夜間水溫更低。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顯示,即便在水溫16度的環境下,一個人也可能在兩小時內失去意識。
  彼得森同樣提醒說,即便有受困人員正依靠“空氣囊”堅持,搜救人員也難以發現以至救出他們。“現在的問題是讓潛水員們下潛至那片區域,把那些人帶到水面上,這是件令人卻步的事情,”彼得森說,“我們還要面臨低水溫和海流等問題。”
  韓國西海地方海洋警察廳廳長金守炫17日確認,搜救人員前一天嘗試進入船艙至少6次,當天又嘗試至少5次,但均未成功,原因是水流湍急且海水渾濁。
  以往沉船事故顯示,幸存者大多在船隻傾覆前逃離,在海面上堅持一段時間後獲救。不過,隨船沉入海底後依靠“空氣囊”獲救的奇跡也曾上演。
  2013年5月,29歲的尼日利亞人哈里森·奧肯隨船出海,但船隻因遭遇惡劣天氣傾覆,沉入30米深的海底。當時正在上廁所的奧肯爬到輪機艙,發現一處沒有被水填滿的“空氣囊”,堅持大約60個小時後被潛水員發現,成功獲救。
  (原標題:開快船、急轉彎或是韓國客輪傾覆原因,“空氣囊”可能給受困者生還機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h42mhflc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